掌握全球科技大潮,長線布局的成長首選
隨著物聯網及全球科技發展,精選獲利加速成長、技術具領先優勢的贏家

全球人類科技持續進步,物聯網科技趨勢更是明確,跟上全球科技浪潮已是投資人的共識,尤其本基金並非布局提供物聯網裝置、價格競爭激烈的科技公司,而是主要投資在受惠物聯網科技、可轉型成功的長線價值成長股,因此是長期投資的必備基金!
現在網路定時定額或單筆申購,均享0手續費優惠,若您新增金複合投資法合約,也可以將復華全球物聯網科技基金納入子基金之一喔!
科技創新與應用,是提升生產力與改善生活品質的關鍵,而且在新的投資機會不斷出現下,企業獲利的高成長性支持科技股長期報酬潛力。
今(2025)年以來科技股因雜音干擾而回檔,主因DeepSeek問世、川普關稅政策反覆,使得股市漲多之後出現修正整理走勢,然而科技股雖有短期修正,但也創造長期買點,尤其科技進步不間斷,長期投資的累積價值越墊越高。

以上示意圖僅供參考。AI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(人工智慧)的簡稱。
展望AI科技產業的未來發展,首先從科技巨頭的AI軍備競賽來觀察,雲端服務提供商持續加大資本支出,其主要目的即為增強算力;另從應用端來看,由於科技進步帶動算力成本的下降,將使AI加速下放到應用端,換言之,AI在終端應用的發展變得簡單及便宜,使用者也會更多。

以上資料為舉例說明,不代表未來實際績效。資料來源:復華投信整理。
事實上,AI投資題材將愈來愈多元,研判距離成熟期的階段還很遠,而且軟體及應用層面的加速發展與擴大,又會回頭帶動AI基礎建設的需求,進而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發展。

本資料僅供說明之用,不代表投資決策之建議。資料來源:復華投信整理。
AI的發展,使大型科技公司及各國政府皆欲建立足夠AI基建及算力,以維持競爭力。近期傳出中國政府對輝達進行反壟斷調查,以及將禁止進口輝達部分規格AI晶片,中國亦積極開發自主性之AI技術。不過AI仍處發展初期,目前美國企業使用率僅在10%左右,未來包括各產業及相關應用仍在開發初期,潛在算力需求仍然龐大。
(個股與相關數據資料僅供說明之用,不代表投資決策之建議。)
而隨著AI基建及應用發展,技術規格持續提升,相關寡占產業之AI供應鏈公司,獲利前景仍有數年好光景可期。
以上資料為舉例說明,不代表未來實際績效。資料來源:IBES Thomson Reuters,Bloomberg,2025/8/22。
獲得第一手市場資訊、申購優惠、最新理財講座、文章與影音資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