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ed利率走向及AI趨勢仍是影響股市主軸
市場仍在確認Fed升息循環是否結束,等待各產業及經濟景氣開始出現轉機,但AI的趨勢明確,投資人只是在等待股價修正滿足、評價再具吸引力後的投資機會。

上週美股仍是延續經濟數據好(8月職缺人數)則公債殖利率彈升、股市下跌;經濟數據不佳(8月ADP新增就業人數)則公債殖利率下滑、股市反彈的步調進行。週五在8月就業報告公布,優於預期的新增就業人數、但低於預期的薪資增速,讓投資人覺得經濟處於通膨壓力可控、但又持續溫和擴張的狀況下前進。
週五股市上漲扭轉一週原本下跌的頹勢,美股仍處於年線之上的震盪整理表現,台股則在先前已修正整理過的AI股票反彈,以及隨美股的走勢並在外資持續的賣超之下,呈現16200~16600點的區間表現。總計美股道瓊、S&P500、Nasdaq、費城半導體指數一週變化-0.3%、+0.5%、+1.6%、1.2%,台股則一週上漲1.0%,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週再升19bps至4.78%,油價則一週下跌8.5%。
目前股市投資人擔心的是Fed維持高利率時間過長,因而導致美國是否在明年下半年出現經濟衰退,在升息循環仍不確定是否已結束的擔憂下,強於預期的經濟數據,反而會造成股市的下跌。
所以,按照目前市場的思考邏輯,股市唯一會上漲的路徑就是:通膨增速繼續朝2%的方向下滑、經濟平穩或稍弱於預期、但也不致衰退,在某個時間點,因通膨下滑到Fed放心的程度,且仍多於對經濟衰退的擔憂,Fed宣布結束升息循環,或是因此降息的可能性出現,在企業獲利成長恢復動能的搭配之下,股市就可帶來新的一波反彈,以及再創新高的走勢。
目前公債殖利率仍然居高不下,成為股市的主要壓力來源,短期經濟數據的好、反而成為Fed維持高利率的理由,而市場亦預期此將成為拖累未來經濟的因素,因此公債殖利率的變化,成為主導短期股市變化最重要的因素。而通膨增速若可持續降溫、經濟又可持續擴張,Fed結束升息、甚至降息機會出現,股市就可望再現多頭走勢、再上漲。
在各產業庫存調整是否會陸續結束的不確定性,以及高利率可能壓抑消費動能下,但AI應用的明確趨勢及現金充足的大企業增加對AI的投資,則是一個非常肯定的方向。
在半導體終端不同應用的貢獻程度,2021年時,PC、手機、消費電子、汽車、工業及其他的比重分別為30%、30%、11%、12%及12%;SIA及McKinsey預估,在2023年,此一比例則會變成15%、25%、6%、15%及36%!工業及其他在AI應用的帶動下,由12%跳升到36%一枝獨秀,PC、手機、消費電子貢獻比重皆呈下滑,車用因電動車趨勢仍然成長,此就是AI典範移轉的力量,而且在兩年之內就出現如此大的逆轉。在高利率下,消費支出可能被影響,但現金滿滿的大科技公司,在卡位AI趨勢的軍備競賽下,投資支出反而不手軟,AI的加速成長,將成為科技業及半導體新一波循環的主要力量。
因此,在投資的方向上,市場仍在確認Fed升息循環是否結束,等待各產業及經濟景氣開始出現轉機,但AI的趨勢明確,投資人只是在等待股價修正滿足、評價再具吸引力後的投資機會。在經濟景氣、企業獲利循環的長期位置仍處將走出谷底之際,以及AI的明確發展趨勢上,目前還是可以抱著中長期投資的心態,繼續參與、投資股市。
獲得第一手市場資訊、申購優惠、最新理財講座、文章與影音資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