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興債市受惠經濟增溫,歐美金融動盪尚無直接影響
美國經濟在矽谷銀行倒閉前已趨緩,新增的金融風險使Fed貨幣政策轉趨長期寬鬆,將使美債利率下滑與美元轉弱,有利新興國家。

受惠中國解封與消費復甦,IMF上修今年新興國家經濟成長率從3.7%升到4.0%,整體基本面優於已開發國家。
疫情加速人口結構改變,已開發國家由於老齡化程度嚴峻,就業率長期走低導致薪資通膨及經濟成長受限;新興國家因生育率高,就業率維持高檔,人口紅利更為明顯。
新興公司債財務體質穩健且持續改善,無明顯違約風險,資金回流將有助於利差收窄並帶動價格回升。
IMF在2023年1月最新經濟預估中,提高新興國家經濟增速0.3%至4.0%,去年較強的拉美與中東,今年增長稍弱;亞洲、非洲與新興歐洲則相對強勁。
此外,IMF預期今明兩年新興國家經濟表現會明顯優於已開發國家,兩地經濟差值近似2004~2006及2011~2014年,經濟相對強勁有助於整體資金回流新興市場。

資料來源:Bloomberg,2023/1。
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未來實際情形。
新興國家生育率高、老齡化程度低,就業人口維持高位,有助於壓抑薪資通膨以及促進長期經濟增長。整體而言,新興國家經濟狀況穩健,PMI近期小幅攀升至53.9高位。
此外,新興國家銀行集中度高且政府持股占比也高,且新興國家的銀行早已採用BASEL 3監管,經營方針以放貸為主而非投資,相較於美國有近五成為中小型銀行,新興國家的銀行存款競爭壓力低且投資狀況都更為穩健。

資料來源:Bloomberg,2023/3。
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未來實際情形。
美國區域銀行擠兌風險與瑞信倒閉,尚未見到連鎖至新興國家金融體系;至於間接影響的部分,由於市場不確定美國能否即時解決擠兌問題,若美國金融風險上升,經濟衰退將使原物料價格下跌,不利新興國家債信。
不過,美國經濟在矽谷銀行倒閉前已趨緩,新增的金融風險使Fed貨幣政策轉趨長期寬鬆,將使美債利率下滑與美元轉弱,有利新興國家。
獲得第一手市場資訊、申購優惠、最新理財講座、文章與影音資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