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興債市短線區間波動,後市看好拉美經濟及降息優勢!
拉美各國普遍從2021年中開始升息,而提早升息使得拉美通膨快速回降,有助於更早進入降息循環。

新興美元債指數於今(2023)年來呈現區間波動,主因中國解封後的消費及投資需求並未持續成長,導致亞洲資產表現偏弱,壓抑新興市場債券的整體表現,展望後市則相對看好經濟快速復甦,並可望領先降息的拉美市場。
放眼今年來全球主要債券市場表現,新興債市的表現相對偏弱,主要是因為中國解封後消費和投資需求僅在第一季反彈,而且後繼無力,導致亞洲資產表現偏弱,壓抑新興市場債整體表現。
從經濟基本面來看,新興國家受惠於生育率高、老齡化程度低,在就業人口維持高位的情況下,有助於壓抑薪資通膨,並促進長期經濟增長,觀察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(PMI),新興國家的景氣仍相對穩健。

資料來源:Bloomberg,2017/6/7~2023/5/31。
此外,國際貨幣組織(IMF)預估今明兩年新興國家經濟成長將優於已開發國家,整體新興國家經濟增速預估維持在約4%,有利債信轉佳。

資料來源:IMF,復華投信整理,2023/4。
回顧以往,拉丁美洲受惠中國興起及原物料開發加速,2002至2012年享受輝煌十年,但從2013原物料價格回跌後進入失落的十年,2020年疫情過後快速復甦,近兩年幾乎每季的經濟成長率都超越美國,主要有兩個原因:
首先,拉美具有原物料生產優勢,戰爭與ESG議題有助於原物料供給秩序,其次是在中美角力的情況下,工廠移回美國後院間接促進USMCA(美墨加)貿易協議的簽訂,有助於激勵企業於墨西哥建立汽車業等生產基地出口至美國。

資料來源:Bloomberg,2021/3/31~2023/3/31。
進一步從貨幣政策來看,拉美各主要國家央行是最早升息也是最積極升息的地區,普遍從2021年中開始升息,各國升息幅度接近7%至11%,其餘區域多在2022年第二季開始升息,幅度約在3%至5%。
而提早升息使得拉美通膨快速回降,有助於拉美央行更早進入降息循環,預期最快今年第三季就會有部分國家將開始降息,有助於後續內需動能,而受惠通膨降溫,實質薪資從負轉正,也有助於恢復消費動能。
獲得第一手市場資訊、申購優惠、最新理財講座、文章與影音資訊!